¿Cómo se llama?

Evan 說故事

勇氣-我的沖繩故事:安波茶(十)/沢岻高地(一)

發表留言

第四冊:鐵板

第二章:鐵板大名

第一節:安波茶(十)/沢岻高地(一)


本章橫幅照片攝於「大名高地」戰時日軍制高點「平良北側高地」。美軍為了能夠摸到這裡,付出了比那已經講了連九節故事的安波茶口袋更慘重的代價。

安波茶口袋戰役的終點線是天險沢岻,但是,終點站沢岻卻是下一道高地戰役的起點。

 

安波茶(九)談到海陸1師在5月10日已逼進到安波茶口袋南端天險的沢岻高地正斜面(北坡)底部,但薛曼跟火燄戰車因沢岻北坡地勢太陡而上不去,無法施展步裝合擊。沖繩日軍最害怕的是美軍的馬乘攻擊。馬乘攻擊需要…

1. 一批不怕死的美軍步兵。他們要先佔據高地頂部去居高臨下、暫時壓制反斜面日軍,尤其是47砲及迫砲。降低日軍47砲威脅後,薛曼出動的存活率才會高;降低日軍迫砲威脅後,美軍步兵才能伴隨薛曼,保護薛曼不受日軍自殺炸彈兵從薛曼射擊線死角靠近自爆攻擊。

2. 薛曼。在步兵伴隨反制自殺炸彈兵的同時,薛曼幫步兵擋掉遠處噴過來的日軍機槍彈,並專挑日軍關鍵地下壕口用戰車砲及車載機槍去打,迫近到300~500米左右的距離(沖繩日軍47砲的最強射距是300米以內)開砲開槍,使壕內日軍無法接近壕口接戰。這概念並不新。這在一戰末期就有了。到了二戰時期,納粹的Stug系列砲車在一開始就是設計用來跟步兵合作一起去打敵軍不具機動力的靜態碉堡掩體,是一種積極進攻的武器,專門在敵軍有力防線打出一個破口。只是後來納粹國力觸及熟點(culmination point)後不知收手,開始了漫長的潰退,而Stug系列也演變為防禦性武器兼差戰車殺手。不計傾角構成的等效鋼板厚度,Stug III前方鋼板厚度是50mm,沖繩美軍海陸M4A3是50.8mm,差不多。這用來擋一戰時期的小口徑老砲算夠,但遇到1930年代開始研發的較新款反坦克砲跟鎢鉻合金鋼披覆的穿甲彈頭,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沖繩日軍47砲雖然比不上美國德國同級品,但在300米射距內可擊傷薛曼,150米內可擊穿薛曼正面裝甲。日軍藏在地下壕裡的47砲,為求避彈效果,壕口都很窄很小,所以橫向射擊能力極為有限。日軍自己明白這一點,所以日軍通常會在附近另外配對佈署另一門47砲。就劉選手自己研究結果來說,只要發現一門日軍47砲,那麼以它為圓心,畫一道半徑800米的同心圓,再畫一道半徑1000米的同心圓,兩線構成的區域內通常會有另一門47砲,而且是一門silent gun,沉默砲,也就是不輕易露餡開砲的47砲,其既定射向必瞄向第一門47砲砲口附近的射擊死角,以防美軍利用射擊死角去接近並摧毀第一門砲。所以,伴隨薛曼進攻的美軍步兵裡,一定要安排幾個老經驗的老兵,多用點心在早期發現第二門沉默砲露餡時的位置。美軍砲兵放在地面的前線彈著點觀測兵,跟放在那低空盤旋小熊機上的觀測兵,也會特別注意找那沉默砲的位置。如此,就算這一波進攻被沉默砲給破壞,但下一波進攻就會把沉默砲加入攻擊壓制目標,加派另一組薛曼步裝戰隊去處理。

3. 火燄戰車。它跟在薛曼後面,在薛曼合理壓制日軍壕口之後,向前進超過薛曼,推進200~400米左右,到日軍壕口約100米距離,開始噴奶磅,摧毀那薛曼打不到的壕內深處日軍。

以上基本款馬乘攻擊的要素,不怕死的步兵、薛曼、火燄戰車,缺一不可。

在安波茶口袋這個蝎子型的封閉區域,不怕死的步兵已有辦法站上沢岻高地頂部,但缺乏薛曼來助戰幫忙擋子彈,所以在頂部撐不久。雖然薛曼有辦法從口袋西口跑進口袋去靠近沢岻正斜面,但沢岻正斜面是很複雜的鯊齒狀坡地,日軍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合力攻擊薛曼。在安波茶口袋裡,薛曼必須一次多輛爬上沢岻正斜面,才有辦法跟步兵會同近距離壓制沢岻日軍。現在問題是薛曼找不到可以爬上沢岻正斜面的路線。正斜面都太陡峭,超出薛曼爬坡極限。薛曼不開路,那幾乎沒什麼自衛力的火燄戰車也就不能出動。馬乘攻擊要素三缺二。因此只能靠步兵去跟沢岻最後硬核殘餘日本守軍近距離對決,美軍步兵也就失去了近戰鋼鐵量優勢,讓只有土石量優勢的日軍步兵有能力硬撐。安波茶-沢岻的戰鬥進行十天到現在5月11日,攻方美軍的薛曼戰力無法發揮,而守方沢岻日軍雖然坦克砲不多,也沒有地形可供自殺炸彈兵利用,但只要美軍薛曼找不到破口爬上正斜面,那沢岻日軍就還能繼續撐。

反坦克砲在英語陣營裡叫AA砲。Anti-armor gun. 往後「AA砲」可能會更常出現在文內。沖繩日軍主力AA砲,這過去提過很多次,是47砲,例如安波茶口袋東口的「Mr. Tanaka」 47砲。日軍正式名稱是「一式機動四十七毫速射砲」。沖繩日軍習慣簡稱為速射砲,因為沖繩沒有什麼其它款式的速射砲,所以只講速射砲也不會搞混型號。美軍慣稱沖繩日軍速射砲為AA砲。

原本在首里山的日軍可以使用砲兵以較高拋物線把砲彈打進安波茶口袋裡的開闊地,用於滅殺跑進開闊地的美軍,但是長勇的五四大反攻一下子耗掉太多砲彈、太多各型火砲露餡曝光被美軍擊毀,所以就無法支援安波茶-沢岻的日軍去更有效地阻絕美軍靠近沢岻高地。現在沢岻高地的日軍守軍只能靠反斜面的輕迫跟崚線上的輕重機來對抗美軍的馬乗攻頂。

地圖1:沿用安波茶(九)的地圖1。

讀圖重點1:左下方標記「沢岻」的沢岻高地(沢岻高地西峰),也就是日軍堅守頑抗的左翼強據點。昨5月10日7團3營曾試圖沿著陽明頂部直達沢岻,但被沢岻日本守軍擊退。圖中7團1營雖然也在陽明北,昨5月10日1營也試過從陽明北下切死谷去打沢岻東,但也被日軍擊退。

讀圖重點2:中間下方標記「沢岻東」是沢岻高地日軍的右翼強據點。5月10日有7團1營A、B兩個連曾攻至山腳下,但因無薛曼支援而事敗撤回陽明。東側無美軍,原因是5團還沒拿下威爾森。沢岻東一帶有一個超難搞的日軍機槍壕,大砲轟不掉,步兵無法靠近;它是整個沢岻日軍一夫當關、一柱擎天的英雄。悲壯。我到現在都還沒挖出來這日軍機槍壕的位置跟當時戰鬥人員的部隊番號。如果將來找到史料,那我一定要來好好讚譽這個日軍機槍壕。這機槍壕擋下了一次又一次的美軍強攻,其英勇跟實效堪比四行倉庫、阿拉摩、突出部。

鵝…漢光高官們,挖戰壕就要像這樣。一座機槍壕擋下一整個美軍海陸一個團! 看多了沖繩日軍地下防禦工事遺跡、研究了不少日軍防禦陣地的火網覆蓋佈置的劉選手,親自去現場研究2022漢光八里樣板戰壕之後,鵝…感想兩個字:傷心。那樣板戰壕的問題是出在哪裡,這我當然不願公開講。內行的朋友們應該早已心知肚明。講多了,只會便宜了敵意國,還會被自己人栽一條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在那麼叫什麼」的罪名。要挖就好好挖,不要拿「美軍傳授」這藉口來擋;你當網路上找不到現代美規戰壕資訊嗎? 請用你的腦袋。你應該有一顆。

傷心。傷透心。

讀圖重點3:沢岻東 – 威爾森 – 經塚187,日軍此三據點形成了一個三角形地帶,美軍對此三角第帶是束手無策。雖然美軍可以對此三角地帶施以全天候阻絕/間歇砲擊來妨礙日軍利用此地帶對前線提供補給,但日軍利用落彈間歇,化整為零捨命補給是已經很有經驗。

一直到5月10日,美軍都搞不懂,安波茶-沢岻這一帶的日軍守軍的兵員糧彈補給是從什麼地方運過來的。上段說的三角地帶是一條很可能的路徑,但醬化整為零尿尿小童般的補給量,說要支撐已經十天的日軍戰鬥耗用量,似乎也不太對得上。沢岻高地並不算大,應該沒有什麼巨型地下壕可儲放大量糧彈。難道日軍有其它的地下通道有連通沢岻高地嗎?  美軍師/團級參謀們一直想不透。帶著這個狐疑,海陸1師展開了又一次的進攻。

1944年5月11日0700是第10軍巴克納的511全線總攻,預定0500先對日軍發動飽合預炸。但是,要不要這麼巧啊?! 天還沒亮時,0430,美軍還沒發動砲擊,反倒是日軍先發動了砲擊! 忽然日軍一陣重迫跟野砲狂轟海陸兩個師的前線;日軍落彈的砲煙加上美軍自己徹夜打不停的照明彈的強光,讓美軍前線壟罩在一片厚厚的黑白交雜的迷霧之中。

美國海軍佈署在外海外圍的雷達哨艦(通常是艦號DD或DMS開頭的驅逐艦)在10日跨11日的午夜左右開始,就先後在雷達上捕捉到日軍數批小規模的來襲飛機編隊。又是砲擊,又是海面有來敵跡象,難道日軍準備發動一場陸空聯合逆襲?! 各空域在飛戰鬥空巡CAP的戰鬥機中/小隊都在疲於奔命。

因為美軍本來就是在集結兵力準備執行巴克納的511總攻,所以就算日軍地面部隊準備大規模逆襲,美軍也不太擔心日軍能突破美軍前線。美軍前後方的迫砲野砲跟重榴準時展開預炸,而海陸1師中線的守軍依然對著預設的防禦火網,也就是安波茶口袋中央的開闊地及口袋南端的沢岻高地,開槍開砲進行盲射阻絕。

這波日軍的砲擊來得猛,但去得也快。剛站上不值錢高地的陸軍77師305團3營的二十幾隻貓,嚇然發現東側開闊地面有動靜(也就是前面說的三角地帶)! 如果日軍趁黑摸過來,那不值錢高地上的美軍就會被兩面包夾。經呼叫營部加碼迫砲照明彈之後,確認有大批日本兵在開闊地面現蹤,但這些日本兵是在往南方移動,約數十人,比較像是撤退,不像是北上增援展開逆襲。305團呼叫了一波砲擊就沒下文了。

日軍這波砲擊不止是打美軍最前線。比較遠的後面,例如好幾公里後面的牧港一帶,11日晨當時是西邊友軍海陸6師29團的集結地,也同樣挨了一波。

經劉選手自己的查證發現,陸軍77師305團3營發現的這些利用夜色移動的日本兵,實際是以有川64旅、山本獨步23大隊為主的殘兵。藏在安波茶東口、美軍腳底下的那股日軍。他們在美軍的眼皮腳底下脫逃成功。

不只是安波茶的不值錢跟威爾森日軍在偷溜;海陸1師跟陸軍77師此時還不知道的是日軍32軍也下令前田高地殘軍向首里市方向撤退,其中包括日軍62師63旅獨立步兵賀谷第12大隊(營級單位)、及被派去支援前田高地的24師32團志村第2大隊。為了掩護前田撤退行動,32軍命62師實施干擾攻擊。62師叫守在經塚187高地的山本秀義的師團輜重隊派些人,出去聲東擊西嚇嚇美軍,看能不能給前田友軍多一點成功撤出機會。

經塚187的山本輜重隊算是白忙一場了。前田日軍一兩百人最後只撤出了幾十個活的,其它全當了美軍機槍的槍靶子。

美軍511總攻表定0700展開。海陸三兩(IIIAC)兩個步兵師,牧童6師已早一天展開了安謝川渡河戰;沛厲害的1師則是要繼續打完安波茶口袋的最後階段:口袋南端的沢岻高地。沛厲害1師三個團的任務幾乎跟前幾天一樣。如下:

梅森1團在口袋西側外面南下包抄沢岻高地。

師奶迪克7團負責沢岻高地。

強貴寶5團負責威爾森高地。

分別簡述如下。

梅森1團有保守目標跟機會目標。

保守目標是在口袋西外側,繞到沢岻高地西峰(沢岻西)邊緣,從側面及後面打進沢岻高地反斜面的沢岻集落,包抄沢岻高地反斜面的日軍。

機會目標是穿越沢岻高地西側邊緣,若機會允許,則向南跨過沢岻川,攻上沢岻南邊的大名高地西側反斜面。如此便能居高臨下、自南向北完全壓制沢岻高地至少西半部反斜面(南面)的日軍。

師奶迪克7團,一樣,沒其它路線好選擇;以已佔領的陽明高地北半部為跳板,攻佔沢岻高地。從陽明北直攻沢岻西的任務,由2營接替3營;1營依舊負責攻上沢岻高地東峰(沢岻東)。

強貴寶5團要繼續跟東邊友軍的陸軍77師合作拿下威爾森高地。兵分二路。5團1營會同上面講的7團1營,一起正攻沢岻東,2營則是繼續去攻威爾森。等一下! 前面一些章節不是說,在東口就躲在5團腳底下的日軍,不是會妨礙5團進攻威爾森嗎?

東口這股日軍自從9日被打掉那門田中47砲之後,就幾乎等於是隻被拔掉牙的蛇,已經不具左右戰局的能力(山本獨步23大隊殘兵,到了11日,已經有很多日軍溜走了)。5團決定不予理會田中47砲陣地這一小股日軍。面對它、接受他、處理它、然後一貫實踐聖嚴名言,放下它。賢明。

地圖2:美軍海陸1師 1945/05/11安波茶口袋戰鬥計劃

10日跨11日的夜裡,外海就很不平靜,一直有小股日機試圖靠近美軍艦艇,還有零星的神風攻擊。就在511總攻的表定0700發起攻擊前,大約在0630左右,在沖繩外海的空域擔任CAP的美機,依地面戰管雷達引導,前往攔截敵機群,並很快就傳來了驚人的情報:已能目視大批日軍飛機出現,疑似企圖接近伊江島及渡具知海岸美軍泊地。

(請參閱英雄列傳:沖繩上空一萬米。)

第10軍判斷這波日機應該又是來神風的,其目標應該是以海面艦艇為主,以伊江、讀谷、嘉手納機場為副。以美國海軍戰鬥能量來看,來襲日機應不至於影響到地面511總攻,所以第10軍決定照原訂計劃進行。於是,地面美軍海陸三兩就在外海空中激戰的一堆防空火砲煙球,跟三步五時被擊落飛機劃在遠處天際的黑煙線為背景,攻向安謝、沢岻、及大名。

同時,南沖繩西岸近海的美國海軍也調派了5艘戰艦、6艘巡洋艦、跟13艘驅逐艦,為地面進攻美軍提供攻擊前預炸。外加一堆戰鬥轟炸機在附近空域繞圈圈,在地面部隊需要時,就飛下來對指定目標進行炸射,提供近接支援,完全不受日軍這一天的神風特攻的影響。

如此複雜的陸海空炸射,是需要多精密的規劃及通訊啊?!

表定時間到! 開打!

師奶迪克7團1營派C連先發,去攻擊前一天(5月10日)在沢岻把大家打最慘的那座日軍機槍地下陣地。C連下切口袋死谷開闊地,再正面向上攻擊沢岻高地東半部。老問題:沢岻高地日軍那一座關鍵機槍壕就是很硬核。

C連到的山腳下,派出第一波爬上去攻堅,由四個勇敢的兵去拔老虎的牙:那關鍵機槍壕,結果失敗。美軍伺候一波輕迫當精神勝利,順便掩護這四人逃回來。人一退,這機槍壕就靜下來。

第二波,加碼到十二個兵再繼續進攻,摸到日軍機槍壕前,日軍機槍又醒過來開始噴子彈,外加一堆從反斜面knee mortar輕型擲彈筒打過來的迷你迫,嚇得這十二個人拼命扔手榴彈屁滾尿流才撤回來。也所以美軍慣用的馬乘攻擊就一定要有步兵站上頂部壓制反斜面日軍,解決根因,才有餘地談任務成功。

第三波,原班人馬外加兩個戰鬥工兵,組成敢死爆破小隊,帶了總共180公斤的炸藥,想要讓這個日軍陣地一次徹底消失。你聽過或看過66火箭彈嗎?小小一點點,威力卻很大,這種火箭彈頂多也才一兩公斤的炸藥,就可以打爆一輛坦克(有錐型炸藥設計的幫助),那想想180公斤的炸藥吧。

轟然巨響。躲在後面的一夥人,在壯觀的煙灰與飛石都散盡落地之後,都爬起來一股作氣往前衝。衝沒幾步,且慢! 等一下! 被爆破震到耳鳴的大家怎麼又聽到阿本仔南部機槍的經典啄木鳥聲音?是錯覺嗎?

厚,不是耳鳴錯覺,180公斤的炸藥竟然還動不了這可惡的阿本仔機槍陣地,同一個地方竟然又再次冒出來的阿本仔的機槍射擊!

全三波敢死特攻全數失敗。

這個地下壕是怎麼一回事?

我所涉獵過的史料裡,全都沒有詳述為什麼這一拖拉庫的炸藥還是擺不平這機槍壕的分析。以下是我自己的推測。

老例子,你把一根小鞭砲擺在手掌上點燃引爆,你的手掌會燙傷。但最嚴重也就醬子了。同樣你把鞭砲擺手心,但這次是握得緊緊的,然後點燃引爆。你可能會被炸掉一兩根手指頭。

炸藥位置擺不對,就會平白損失那引爆後瞬間被釋放的能量。也許是美軍沒把炸藥扔到日軍壕內夠深的地方。也許是無法靠太近,只好在壕外擺設炸藥,像是把鞭砲擺在攤開的手掌,所以動不到壕內深處。

日軍挖的地下壕,通常十之八九會預先考慮到被扔進炸藥或手榴彈的爆炸壓力波,所以都有設計洩壓通路。這不是說有洩壓通路,裡頭的人就不會有事,而是可以削弱壓力波的能量,使其破壞力下降,提高壕內守軍存活率。若你下次到什麼海邊山裡去玩,發現被廢棄的水泥碉堡東倒西歪的,那請注意觀察。這些碉堡多半沒有什麼洩壓通路。只要扔進去一顆普通手榴彈,裡頭的人就會悉數報銷,用不著什麼炸藥包。

所以,當初設計建造這些水泥碉堡的人為什麼要採取這種等於用手緊握鞭砲的密閉式設計,還佈署到全台防線? 是無知? 是故意? 這是要讓來襲敵軍步兵攻碉堡時省掉很多事嗎? 雖已是遠古歷史了,但若順著這條線查下去,應該會查出一些…鵝…很有意思的事。

目前為止,劉選手手上只有戰史的文字敘述,沒有任何歷史地圖可參考此沢岻陣地。我前後也去這一帶三趟,想要找出這機槍壕的蛛絲馬跡,但也都沒找到。這裡的困難還不止是雜林坡地。這裡現在是「昭和藥科大學附屬高校及中學」。在這1945年5月10日沢岻高地激戰戰線原處、三步五時就有未成年女學生如今校門口的馬路上走動。你說,鵝…一男子,鬼鬼祟祟在路旁雜林裡若隱若現…~~~還隨身攜帶拍攝器材~~~ 你覺得這畫面看在號稱99.9%定罪率的日本警方眼裡,會構成怎樣的故事情節想像?

過去發生過一些跟美軍基地人員有關的闖入民宅案,及擄走落單女性並強暴殺害棄屍案,都在沖繩引起很大的注意。這我也有所警惕,所以劉選手每次在各地學校附近尋找戰跡時,就會慎戒恐懼,斷除瓜田,絕不李下。危險地形、Habu毒蛇、刮風下雨,都擋不住劉選手的探勘決心;但,只要出現女學生,劉選手就鬥志盡失,倉皇撤退,逃遠遠的。筆記:下次若再去探險,應考慮買癡漢冤罪險。如有朋友想按圖索驥也來昭醫附高這裡,鵝…想清楚。99.9%定罪率。

照片1:昭醫附高後門

5月11日美海陸1師7團2營,自陽明高地推進至陽明與沢岻高地交會點,試圖往東方推進至沢岻高地。2營E連在劉選手站立處的左邊(北)低處,被右邊(南)高處的日軍擋下,E連頂著右邊上面一直飛下來的手榴彈跟輕迫,就地構成防禦陣地,跟照片右邊坡頂上的日軍近距離交火。多近? 了不起50米。

7團東軍1營C連的沢岻東攻勢吃憋。接著來看7團中軍2營。2營派E、F兩個連,一樣從陽明高地出發,沿著陽明稜線攻向沢岻高地西半部的正斜面。

照片2:沢岻集落西端。1945年5月11日美軍海陸7團2營F連一度越過稜線、突破沢岻高地日軍防線,並在0948一度攻入沢岻集落,在此受到日軍獨立步兵第15大隊(飯塚豐三郎)的激烈抵抗。

照片3:沢岻高地的琉球傳統墓群。戰時被日軍當作碉堡使用。前面講的5月11日海陸1師7團2營F連,跟日軍獨立步兵第15大隊第2中隊,雙方在此各自皆克盡職責,可歌可泣。

上面照片裡的琉球墓並不是龜甲墓,而是三角屋頂款。不過,這種的一樣常在墓前有個迷你小院子的設計,而這小院子周邊小矮牆跟墓本體都是美軍用來躲子彈的好所在。

照片4:沢岻琉球古墓上疑似彈孔的洞。

5月11日在陽明高地上負責沿著陽明高地直直南下攻擊距離約500米遠沢岻高地最西端的海陸7團2營F連,也經歷了一場很悲壯的戰鬥。劉選手曾經在網路上遇到一個美國人公開徵求他祖父在沖繩戰死的訊息。古時候美軍發給遺屬的陣亡通知裡,並不會提到太多的細節。我有回應這美國人;他把他祖父的姓名、部隊番號、及陣亡日期等資訊給了我,我就開始鑽進自己蒐集整理的資訊。兩天之後就把他祖父當天的戰鬥經過送過去。不敢說有多細節,但比美軍制式陣亡通知強太多了。他們F連是頂著日軍從沢岻高地另一端的反斜面,隔著稜線不斷打過來的輕迫,一邊慢慢向前爬。F連正面前的一堆琉球墓,裡頭都是一堆日軍槍管在等著F連。這些正斜面的墓有些應該有被阿本仔挖通到反斜面,所以怎麼打都打不完裡頭的阿本仔。F連沒有薛曼來幫忙,全都得靠自己去逐一清勦。F連曾一度成功越過稜線,在0948進入沢岻集落的西側,但瞬間遭遇來自沢岻高地反斜面、沢岻集落、及對面大名高地日軍的密集火網,而不得不又撤回去沢岻稜線北面,去躲在剛佔領的琉球墓裡堅守。前面講的那個美國人的祖父是在這個過程中殉職戰死的。對戰的日軍單位就是上面講的獨步15,營長飯塚豐三郎。

那鍋美國人很高興;這麼幾十年了都不知他祖父是怎麼死的。現在就能確知他祖父是英勇地在最前線為了掩護同連後撤而陣亡,是個英雄,不是躲在後面被什麼流彈打死的或是做了什麼蠢事而三寶死。他說他要趕緊去找他祖母講這故事。這我也很高興能有這奇緣,讓這老太太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黑暗之後,終於能在壽終前,確切知悉她老公的陣亡地點(那孫子用上網裝置把傳過去的GPS座標用Google地圖秀給她看)、確切知悉她老公的戰鬥經過。

照片5:沢岻高地西端北坡上的琉球迷你神龕。

 

照片6:沢岻高地琉球墓。

上面照片裡可以看出沢岻這一帶的琉球文化似乎是不同支派的。墓頂採用了平面下傾設計,而不是其它地方常見的龜甲墓造型,但墓口前一樣有迷你院子。請原諒我的知識不夠寬,這種琉球墓跟早期福建閩式但較偏素簡的土地公廟有點像,更像中國道教的道士帽。曾想過去找些琉球墓歷史演變的書來研究各流派的古墓設計,但那會惡化不當好奇心嚴重拖慢沖繩戰故事進度的狀況,所以作罷。

照片7:另一座沢岻高地琉球墓。

 

上一節   回目錄   下一節

作者:Evan Liu

60% 魔羯 + 30% 處女 + 8% 射手 + 2% 天秤

有話請說